趁著高通、英偉達、英特爾等芯片巨頭還沒有進入語音芯片市場,此時正是創業公司在語音芯片領域蒙眼狂奔的好時機,AI語音芯片的競爭正在走向白熱化。
語音算法輸出以及AI芯片競爭的白熱化,讓更多AI語音的場景更成為各方爭奪的焦點,這也意味著我們離AI語音真正改變生活更近了一步。
原因丨技術成熟需求暴增
語音市場需求增長非???,僅看智能音箱,去年整個市場的出貨量就超過2000萬,并且還在保持增長。
另一方面,AI語音算法現在已經相對比較成熟,做算法的輸出競爭已經有點白熱化的狀態,所以許多公司就開始研發芯片,因為芯片相對而言商業化的潛力更大,這是一個非常自然的趨勢。
在經歷了2017年全球智能音箱銷量突破3000萬臺之后,國內智能音箱市場在今年迎來銷量井噴期,各種百元級智能音箱鋪天蓋地。在這樣大的市場背后,智能音箱中的芯片方案開始由通用芯片轉為使用專用語音芯片。
比如,在2017年,阿里推出的天貓精靈就使用了聯發科MT8516語音芯片,而小米小愛音箱使用的是晶晨A113芯片。
智能音箱之外,在家庭場景、辦公場景中更多的硬件設備也開始語音化、智能化,這就更加帶動了AI專用語音芯片的爆發。
受寵丨AI語音芯片備受追捧
目前無論是智能音箱還是其他智能設備,更多的智能都是在云端來實現,但云端存在著語音交互時延的問題,對網絡的需求限制了設備的使用空間,以及由此帶來的數據與隱私危機。為了讓設備使用場景不受局限,用戶體驗更好,端側智能以成為一種趨勢,語音AI芯片也隨之而來。
AI專用語音芯片在2019年將加速賦能AIoT這一黃金賽道。在智能家居領域,AI語音芯是“第一站”。智能家居是語音交互的首發應用場景,主打AIoT的概念,近年來在幾款爆品的持續推動下迎來市場增長的高潮。
尤其是智能音箱這款單品,在阿里、京東以及小米等巨頭的推動下市場增長速度異常迅猛。除了智能家居場景外,對當前所有以智能語音交互為核心業務的廠商來說,車載市場無疑是另一大領域。
隨著越來越多車載語音交互量產車的落地,未來車載芯片設計領域也必然會把語音交互功能作為一大重要板塊進行集成,相應的市面上也能看到更多類型的芯片產品陸續出現。
角逐丨競爭激烈方向不一
這種形勢下,國內一眾語音技術公司憑借自身在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語音交互設計等技術上的積累,開始轉型做AI語音芯片集成及提供語音交互解決方案。
進入2019年,AI技術的場景落地和商用化會成為一個更迫切的議題,但語音識別已是所有AI技術中最成功的領域,眼前有四大AI語音公司思必馳、云知聲、Rokid、出門問問不約而同投入AI語音芯片運動,開始押寶自制AI語音芯片,開啟第二戰場。
對于這幾家做AI專用語音芯片的公司來說,智能音箱、兒童故事機,以及家電產品成為其主打的產品,而找到能夠大規模定制AI語音芯片的廠商則成為商業化最關鍵的一步。
①云知聲走的是ToB的道路,其合作廠商為京東Alpha平臺以及億咖通科技,與前者合作的目標是打造定制化智能標桿產品,而與后者是共同研發汽車前裝車規級AI芯片。
②Rokid未來將通過對產品、技術、市場的研發和理解,推出平臺及解決方案,搭建生態及產業賦能。
③出門問問則將自己定義為一家軟硬件結合的公司,其正在推出多款不同品類的消費級智能硬件產品,除了在智能音箱領域布局,還涉足智能手表、智能耳機等領域。
光是2018年就有三家AI語音創業公司發表相關芯片,包括云知聲發表面向AIoT市場的UniOne芯片、出門問問的AI語音芯片模組“問芯”MobvoiA1、Rokid的AI語音芯片KAMINO18,思必馳自制的首顆AI語音芯片預計2019年中將進入風險試產。